去意大利前一定要了解一下那邊的生活方式哦,其實很多國家跟我們國內一點都不一樣。我們現在的生活真的是節奏很快,辦個護照或者證書,可能10個工作日或者5個工作日就可以下來,但是在意大利就不是這樣的。去之前,你要了解一下那邊的生活方式哦~~
公務辦事效率很低
在國內已經適應快節奏生活的你,初到意大利時可能會有些不習慣—為什么辦任何事情都需要等.. 天性有些散漫且非常注重假期的意大利人,想讓他們超出工作時長高效地處理好一件事是不太可能的,在這里,我們一切隨緣
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在意大利待久了之后,你會發現自己變得越來越佛系~
還記得威尼斯發大水的時候呆梨人民多歡樂地對著鏡頭拍照嗎? 沒錯,我們就是這么樂觀~
考試基本上都是口試
在國內大家把筆試考試理所當然的當成唯一的考試模式,殊不知在意大利大學里的考試基本上全是口試,僅有極少的科目考試成績是完全由筆試成績決定的。
所以想要通過考試的話,最重要的就是語言好!
當然如果你是藝術類院校,會有相當一部分考試是專業方面的,會比綜合類院校對語言的要求低一些。
兩個考試通關秘籍
1.好好去上課。 至少要讓這門課的教授認識你,臉熟也很重要。而且很多課程的考試會要求出勤率,達不到要求是不準參加這門考試的。
2.學好意大利語。就算你的語言達不到意大利學生那樣那么暢通無阻,至少要能聽懂并簡單回答老師的提問,只要你不是完全答非所問,通過還是很有希望的,只是可能分數不高,對分數不滿意的同學可以選擇下次再考獲得這門課的成績。
考過了B1 B2證書,大學上課還是很難聽懂
其實這是所有同學都會面對的狀況,試想我們學了那么多年的英語,如果用純英語聽課又是不是真的都能聽懂呢。
所以就算你剛開始上課的狀態是這樣的,也不用太擔心,這是一個適應的過程。所以一定要堅持去上課,千萬不要因為聽不懂就放棄了,去聽教授“催眠”也比逃避要好,堅持下去突然有一天會豁然開朗。適應純意大利語的環境和意大利人真正的說話速度后,你會發現自己能聽懂的越來越多,語言水平也會飛速進步。
英文授課的老師口音很重,神似印度人..
選擇英文授課的孩紙大部分都是擔心意大利語太難,重新學一門語言不知道能不能學好,但是其實在意大利只有英語好并不是交流暢通無阻的,意大利的英語普及率并不高,大部分生活交流還是需要意大利語的,大城市情況可能會好一點,但在大部分城市尤其是南方基本還是使用意大利語作為交流方式。
所以你的老師除非是外籍教授,否則每天上課能聽到地道英音美音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径际且馐接⒄Z,你要是一點兒意大利語發音常識都沒有,上課可能會抓狂,建議還是多多少少學習一些基本交流用語。
班上的中國同學可能和意大利同學一樣多
這當然不是一個普遍現象,還是要取決于你所在的城市學校和專業。
一些中國人選擇比較少的城市,在地的大學可能一個學校也沒有幾個亞洲人。好處是所有教授一下子就認識你了,壞處是如果你語言沒有足夠好,在和老師交流或者在準備考試階段,可能就要孤軍奮戰了。但如果是在一些熱門專業或是美術學院、音樂學院等,中國學生數量和意大利學生數量差不多的情況是存在的。
過去幾年,中國學生留意數量一直在增長中,一個班上有眾多同胞也是很有可能的。好處是大家可以一起愉快地學習,互幫互助,劣勢是如果你決心不夠大,很有可能一直處于純母語交流的環境中,不利于語言學習的進步。
所以一定要和意呆小伙伴或是其他國家的盆友多相處,請記住,在國外語言好就是王道。
畢業時沒有學士服,自己選擇畢業時間
不同于中國的大學,意大利大學的畢業時間就像是意大利人性格那么隨性,一年會安排多個答辯時間。
學校通常會提前20天左右通知學生答辯日期、地點及答辯委員會。當天參加答辯的準畢業生們,需要身著正裝。男生西裝革履,高跟鞋、項鏈、濃妝艷抹則是女畢業生們的標配。
畢業答辯是全程對外開放。答辯組的辯友們、答辯委員會的教授們都會坐在教室(禮堂)里全程觀摩。大部分都是全家總動員觀禮。
雖然沒有學士服,但是有父母或是朋友給自己準備一束大大的鮮花和一個用橄欖樹枝編成的花環。畢業生的頭上要一直戴著用橄欖樹枝編成的花環,以此告訴所有人:“我今天畢業啦!”
是不是覺得意大利的生活很奇葩呢,當你真的融入到意大利的生活圈的時候,你就會慢慢的愛上意大利,因為生活的節奏很舒適。